35歲N小姐初次到診時,提及夫妻努力做人多年,雖然能自然懷孕,卻多次經歷流產,夫妻倆傷心不已,因而求助生殖醫學中心。經基因檢查發現,丈夫帶有罕見的染色體異常——羅伯遜轉位(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)。這樣的染色體結構重排,每千人僅發生一例,會使胚胎無法正常發育,造成反覆流產,成為阻擋生育夢的最大挑戰。
什麼是羅伯遜染色體轉位?
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吳兆昀醫師說明,想像兩塊拼圖需要完美契合,但羅伯遜轉位會讓某一部分拼圖重疊或缺失,最終無法完成完整的圖案,導致胚胎發育失敗。
1.平衡轉位:美國遺傳學家Robertson發現的這一類型屬於平衡性轉位(balanced translocation)中特別指在染色體短臂(p-arm)上的轉位,常見在第13、14、15、21以及22對染色體發生。
2.如何形成:由於這幾對染色體的短臂很短小,在染色體分離的過程中,可能導致其中兩條染色體的長臂接在一起,而短臂則丟失了,形成了染色體的轉位。
3.影響胚胎:這些缺失的短臂通常不具有重要基因,所以即使有所缺失也不會造成任何臨床症狀,外觀上看不出差異,因此攜帶者本身通常不會有健康問題,但在形成配子(精卵)時,染色體可能異常排列,進而影響胚胎發育。
試管療程搭配染色體檢查 可防流產風險
吳兆昀醫師強調,羅伯遜轉位的發生率雖低僅0.1%,但在反覆流產的族群中高達1.1%。吳兆昀醫師建議有過多次流產經歷的夫妻應及早接受染色體檢查,他強調,基因異常並非絕望的代名詞,藉由試管嬰兒療程搭配胚胎著床前遺傳基因檢查,檢測胚胎是否帶有染色體結構異常的問題,能夠大幅提升懷孕成功的機率,減少這段反覆失敗的辛苦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