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影響懷孕?掌握病因與治療,提升自然受孕機會

分享

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許多育齡女性常見卻容易被忽視的婦科疾病,根據統計,台灣約有10~15%的女性受到影響尤其好發於30至40歲的生育高峰期。此病不僅可能引發劇烈經痛與骨盆疼痛,若未及早診斷與治療,更可能導致卵巢功能受損、輸卵管阻塞與不孕等問題。

為什麼會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?


目前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與經血逆流、免疫系統異常、基因遺傳、雌激素失衡與環境荷爾蒙有關。當子宮內膜組織錯置至卵巢、輸卵管等骨盆腔部位,便會隨月經週期出血,導致慢性發炎與沾黏,進而影響排卵與胚胎著床。

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常見症狀


許多女性因為長期經痛或性交疼痛才發現患病。其他常見症狀還包括月經過多、排便或小便疼痛、消化不適與慢性疲勞。有些患者甚至經過多年未懷孕而就診,才確診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症。

沈思佑醫師分享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常見症狀


如何提升懷孕機會?


治療方式需依個人病況與生育計畫調整。常見的療法包括:
  • 藥物治療:止痛藥與荷爾蒙療法可緩解症狀並抑制異位組織增生。
  • 手術治療:透過腹腔鏡移除異位組織改善骨盆環境,但須透過醫師專業評估。
  • 生殖醫學協助:如試管嬰兒療程(IVF),可協助排除輸卵管與卵巢功能障礙的影響。

沈思佑醫師提醒,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不能單靠止痛或抑制症狀,更應納入長遠的生育規劃中,透過早期診斷、個人化診療,有機會提升懷孕成功率。



作者資訊
禾馨宜蘊生殖中心-沈思佑醫師
孕前基因遺傳部主任 / 主治醫師

主治專長:不孕症檢查/診斷/治療、人工授精、試管嬰兒、冷凍卵子、月經週期異常、卵巢功能異常、子宮腔鏡診斷、手術、孕前基因諮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