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消息

懷孕、備孕、哺乳期可打流感疫苗? 醫:孕婦接種能間接保護六個月內新生兒

分享

女星大S(徐熙媛)因流感併發肺炎不幸病逝,享年48歲,消息一出震驚各界,並引發民眾對流感疫苗接種議題的高度關注。
台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吳兆昀醫師表示,近期門診中許多個案在備孕、懷孕或哺乳期間對於是否接種流感疫苗猶豫不決,擔心會影響胎兒或母乳的安全。然而,接種流感疫苗除了保護母體,更成為間接保護六個月內新生兒的關鍵。


孕婦為流感高風險族群 恐併發肺炎、腦炎增加流產、早產風險

吳兆昀醫師指出,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賀爾蒙變化會影響免疫系統,導致免疫力下降,孕婦成為感染流感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的高風險族群。可能導致孕婦併發肺炎、心肌炎、腦炎等嚴重症狀,還會增加胎兒流產、早產、死產的風險。

接種流感疫苗可以大幅降低孕婦感染流感的風險,減少住院率,並有效保護寶寶。吳醫師解釋,懷孕期間接種流感疫苗,孕婦產生的抗體會透過胎盤傳遞給胎兒,讓新生兒在出生後的前幾個月也能受到保護,特別是嬰兒在滿6個月前無法接種流感疫苗,母體的抗體成為寶寶重要的防護屏障。而每位孕媽咪的身體狀況皆不相同,務必諮詢醫師後再決定施打時機

哺乳期媽媽也應接種疫苗 透過母乳形成雙重防護

除了孕婦外,吳兆昀醫師強調,哺乳期的媽媽可以接種流感疫苗,並於寶寶出生後哺育母乳,研究顯示,懷孕期間接種流感疫苗以及出生後哺育母乳,可以減輕出生後6個月內嬰兒感染流感的嚴重症狀以及減少感染風險。

針對備孕或進行試管療程的女性,吳醫師建議可先經由醫師評估後,再決定施打時機,如提早接種流感疫苗,可降低感染風險,避免在療程過程中因流感影響身體狀況,進而影響受孕機率或懷孕結果。如果不慎感染流感,務必及早就醫,經醫師評估後如有需要可使用抗病毒藥物,以防病情惡化。


流感疫苗接種小提醒:

研究顯示,不論何種原因的非經期出血,當月懷孕機率只有正常狀況下的23%。雖然單純的排卵期出血不會影響未來的受孕能力,但當月的胚胎著床機率較低,因為子宮內有血時可能影響環境穩定性,甚至可能有輕微發炎風險。

若非排卵期出血,而是因子宮內膜炎等疾病導致的異常出血,則不僅影響懷孕,也可能增加流產風險。值得注意的是,約5%的子宮內膜息肉可能發展為子宮內膜癌,即使沒有生育計畫,若確認有息肉也應及時處理。

流感疫苗接種小提醒:


👉 建議對象:孕婦、備孕中女性、哺乳期媽媽、新生兒爸媽、高齡長者、慢性病患者、嬰幼兒(滿6個月以上)等高風險族群。
👉 最佳接種時機:流感季節前或疫情上升期間儘早接種,以獲得完整保護力。
👉 感染流感怎麼辦?儘早就醫,經醫師評估後使用抗病毒藥物,避免併發重症。

不建議接種對象(需經醫師評估):
👉 對疫苗成分嚴重過敏者:如曾對流感疫苗或其中成分產生嚴重過敏反應者,應避免接種,並諮詢專業醫師。
👉 急性發燒或感染中者:建議等症狀緩解後再接種,以免影響疫苗效果。
👉 曾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者:如出現呼吸困難、休克、嚴重過敏性反應等,應避免再次接種。
👉 未滿6個月的嬰兒:此年齡層尚未適合接種流感疫苗,建議透過家庭成員接種疫苗形成「防護圈」,間接保護嬰兒。








作者資訊
禾馨宜蘊生殖中心-吳兆昀
生殖手術部主任

主治專長:男女不孕診療、人工受孕、試管嬰兒、生殖內分泌、腹腔鏡手術、子宮鏡手術

講座活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