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相信各位女性朋友一定有過經痛的感覺。我自己在少女時期也很常如此。而往往大家會問到:是否跟子宮內膜異位症有關?
關於子宮內膜異位症,適逢今年歐洲生殖醫學會將醫學治療上做了新的建議指引,我就趁此稍作整理讓大家能夠有清楚的概念。
要怎麼知道我有沒有子宮內膜異位症?
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率約2-10%,常見的內膜異位症造成的症狀有:
1. 經痛
2. 經血量多
3. 性行為疼痛
4. 排便困難
當然也有無症狀的子宮內膜異位症。
通常可以透過問診以及理學檢查:陰道內診或是肛門內診,影像檢查:如超音波或是MRI都是很好的工具,以往建議透過腹腔鏡手術來做確診,但現在反而不建議,抽血指數(如CA125等)不見得是良好的診斷方式。
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影響懷孕嗎?
在不孕症中,子宮內膜異位症約占了50%,其中有輕度與重度的差異。
當發現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時,必須評估日後對於生育的考量來決定治療方式,所以若有生育計劃可以先做生殖細胞保存 (如:凍卵 )。
而指引建議在人工生殖療程之前,並不一定需要做手術處理,也並不一定需要給予抑制賀爾蒙的藥物。(不過我個人認為這必須看每個人的情況而定)
子宮內膜異位症有沒有甚麼治療方式呢?
簡單來說,如果是治療因為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疼痛,賀爾蒙類的藥物 (如:口服避孕藥、黃體素類製劑、性腺賀爾蒙抑制劑等)是建議使用的,一般止痛藥物做症狀緩解也可以。
當對於藥物的治療反應不佳時或是影像發現明顯的病灶 (如:巧克力囊腫),手術治療是一種選擇方式。
縱使醫學上所謂的「指引」是各專家們討論後的最佳建議與結論,但我認為每個人所遇到的症狀與程度不盡相同,縱使不乏有子宮內膜異位患者自然懷孕,卻也有一直因為疾病造成而需要事先藥物治療,然後透過人工生殖技術才能成功的。
還是要「因人而異,因地制宜」,以不造成負面影響的前提下來進行治療,以期達到最好效益。舉例來說,指引裡面對於針灸等治療反而秉持不建議的態度,但我覺得那是因為:「他們沒遇過神醫」,遇過神醫就不會這樣建議了。
延伸閱讀:
作者資訊
●禾馨宜蘊生殖中心-沈孟勳醫師
副院長/主治醫師
主治專長:子宮內膜異位症、試管嬰兒、人工受孕、冷凍卵子、卵巢功能異常、早期卵巢功能衰竭、子宮腔鏡手術、高階婦產科手術多囊性卵巢、內分泌異常、卵子研究、不成熟卵培養